姗姗是办公室秘书,最近脸上总是起痘痘,用了好几种祛痘膏都不,弄得她十分“没面子”。究竟是辣椒吃多了,还是今年冬天恶劣天气搞的鬼?最后,在姐姐的动员下,她去了中医院,几服汤药下去,痘痘不见了!而且脸部的皮肤变得光滑细嫩了,还有那难言之隐——便秘也解决了。
菲菲看着姗姗爽滑的皮肤不禁追问原因,一听要喝汤药,连连摇头:“太麻烦了,每天煎药至少需要1个小时,哪有工夫啊?煎完药,还要忍受满屋子的中药味,难受死了。”可姗姗得意地告诉她,现在只要花几元钱,药房就能帮你把药煎好,全部密封包装,回家在微波炉里加热两分钟就可以轻松搞定了。听着姗姗的介绍,菲菲心中有了主意。
3个月后,面色粗糙一脸油光的菲菲居然告别了油光,皮肤开始变得细嫩。同事们纷纷猜测她用了某种新的进口化妆品,或是做了美容。菲菲得意地白了大家一眼说:“想得美!除非换肚肠,否则怎么都没有用。我呀,自从看了中医,皮肤是越来越好了。”
“没有病干吗去医院?”
“没有病?这你就不懂啦。皮肤出现问题,不漂亮不光是表面现象,还有内因的。人体质好,皮肤、头发才漂亮,这叫由内而外的美丽。比如说小王,你皮肤多油,粗糙而且口气重,是不是还便秘?没错吧。你是典型的实症——去了火气,你自然能皮肤细腻,柔滑……”同事们被菲菲说得蠢蠢欲动——由内而外的美丽,哪个女人不想要?还有就是能解决讨厌的痛经、手脚凉……一举多得嘛。
中药美容有讲究
俗话说得好,“西标,中本”,《黄帝内经》讲人体毛发、颜面、五官、皮肤与脏腑、经络、阴阳气血的关系,人不漂亮,身体不健康是最根本的原因所在。所以,无论是“日啖荔枝三百粒”的杨贵妃,还是身轻如燕的赵飞燕,都很注意中医调理补养,以保持娇好的身材和美丽的容颜。
中医认为疾病引起的原因,是由于气、血、水的异常,通过察知体内“气、血、水”的异常情况,来把握患者的整体情况。像脸上出现青春痘、便秘、口臭、皮肤干燥等等这些表面原因,深究起来都是因为内在体质的变化不平衡而导致的。如果按照中医的观点,就要由内而外地进行调理,这样才能使女人拥有由内而外的美丽。
另外,和西药一样,中药也不能乱用。上的药材少则十几味,多则几十味,每一味药都不多,论克来计算。可别小看这简单的克重,病症、相同的病人正是靠这药的克重来调节的,即便是一两克的差别,下肚之后的效果也会大相径庭。
凡是看过中医的人都知道,在就诊时医生总要认真观察病人的舌头。舌头与疾病究竟有什么关系?很多人不得其解。
中医诊病讲究“望闻问切”四种诊法,察舌又称舌诊,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。脏腑通过经络与舌发生联系,脏腑的精气可上达于舌,脏腑的病变也可从舌象的变化反映出来。所以望舌可以诊察内脏病变,舌象可以说是脏腑的镜子。
舌与脏腑相关的部位是这样划分的:舌尖部可反映心肺的病变;舌中部反映脾胃的病变;舌根部反映肾的病变;舌边部反映肝胆的病变。
望舌主要是观察舌质与舌苔的变化。正常舌的舌质柔软、活动自如、颜色淡红。如果出现异常则是病态。如:淡白舌表明气血不足,多见阳虚、血虚证;舌质红表明热盛,多见于里实热证或阴虚内热;舌尖红多表明心火旺盛;绛舌(舌色深红)表明邪热深入营血,多见热性病严重阶段;如为久病患者,多属阴虚火旺;有的舌边有齿痕,多属脾虚;舌边有瘀点,多表明血瘀征候,如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舌边多有紫点瘀斑,常用化瘀的方法获效。
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,由胃气上蒸而生。正常舌苔是薄白苔,干湿适中,不滑不燥。病苔则是胃气挟邪气上蒸而成。一般白苔常见于表证、寒证;黄苔多见于里证、热证;灰苔多见于里热证,也可见于寒湿证;黑苔常见于疾病严重阶段。若苔黑而燥裂,多为热盛津枯;苔黑而润滑,多属阳虚寒盛。苔的厚薄可表明病邪的轻重和进退。一般病轻者苔薄,病重者苔厚。苔由薄增厚表明病邪由表入里,病情由轻转重;苔由厚变薄表明邪气由内达外,病情由重转轻。当然,舌诊固然重要,但正确的诊断还必须联系病史,参照其他症状、体征进行的分析。